6月18日,蘇州創投日·蘇創投天使及創新產業投資對接會順利舉行。活動上,渶策資本胡斌、錦秋基金楊潔、金沙江聯合潘曉峰、君聯資本周宏斌、沃衍資本成勇和蘇州基金等嘉賓就“科技成果轉化與創業投資”這一主題進行了圓桌對話,嘉賓們圍繞技術研發、科技創新產業化、產業創新集群發展等話題展開了熱烈討論,精彩觀點摘錄如下。
劉豫莎(蘇州基金副總經理 業務合伙人)
蘇州基金的全稱就是蘇州創新產業發展引導基金,希望引入外部一些市場化的資源,能夠對蘇州的創新產業引入外部更有活力的元素。
我覺得投資人總體的態度還是非常積極的擁抱技術變革的,但的確,不同的機構在切入的角度上會有不同,有一些更多是在上游的供應鏈,以及是在底層的算力這塊做一些投入,還有一些是在下游的應用角度尋找新的方向。
說到下游應用,蘇州是相對偏傳統工業基礎比較強的城市,我們有各個門類的工業產業,在這些傳統工業發展過程中,在新的歷史時期下,面對數字產業化或者產業數字化,蘇州充滿了機遇。
胡斌(渶策資本 創始合伙人)
1.在目前各自關注的領域,你覺得有出現一些變革性的技術嗎?
在ChatGPT之前,我們所說的數字化更多是從效率提升的角度來看,我們所投資的消費類企業多多少少都應用到了。GPT之后還會有新的變革。
2.目前大模型發展的阻力是什么?
我個人,包括我們基金對大模型,包括AGI,是持非常樂觀的態度。我們最近在非常密集的看這類的企業,應該說,國內的這些創業者,整體來說是非常具有能力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作出世界級的底座大模型的。對投資人來說,希望找到這些眾多的公司當中可以闖出來的三到五家,盡可能把錢都放在那里,而不是說我投這個,你投那個,最后都發展不好,這可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3.蘇州,在新的歷史時期下,如何更好的擁抱數字產業化,或者產業數字化的歷史機遇。
AI時代來臨以后,需要很多人一起做的事情,由于轉給了人工智能,所以釋放了人類很多創造力,你可以做出一些更精巧的東西,并且可以做大。能這些東西完全可以在蘇州這樣的城市,和其他大城市競爭。之前可能有一定難度,但是未來這種可能性變得更大了。
成勇(沃衍資本 創始合伙人)
1.在目前各自關注的領域,你覺得有出現一些變革性的技術嗎?
我覺得簡單來說,未來幾年的創新點,可能很難再說某一個行業突然爆出來,而更多是在底層知識的交差點方面,是不是可以找到新的應用點。
2.目前大模型發展的阻力是什么?
從投工業的角度來說,不管你們怎么做,我就“賣鏟子”。怎么做賦能和結合,真正的產生可以超越美國、歐洲甚至是日本的新的機會出來,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3.蘇州,在新的歷史時期下,如何更好的擁抱數字產業化,或者產業數字化的歷史機遇。
從我自己投工業的角度來說,長三角,尤其是蘇州,是中國制造最厲害的地方,這些領域一定會誕生出真正代表中國的最厲害公司,但是商業模式,可能相比以往會是完全不一樣的,以前是大家差不多,以后誰有能力擁抱數字化,誰就贏得了競爭。
周宏斌(君聯資本 聯席首席投資官 董事總經理)
1.在目前各自關注的領域,你覺得有出現一些變革性的技術嗎?
在數字經濟相關領域,正在出現大量的機會。比如說我們最看中的算力方面,上游現在半導體領域,這些領域有一批新的公司在出現,我們可以感受到數字經濟在方方面面的機會,更多是偏行業結合應用的,也有一些是底層數據和算力的新公司。我們看到大部分企業有一個特別好的現象,現在這一批創業者,以及企業家,他自身對企業目標的設定,戰略路徑實現的步驟,以及資源的整合運用水平已經是相當高了,我們對接下來的投資,還是信心不斷提升的
2.目前大模型發展的阻力是什么?
我們對大模型的應用場景是有信心的,只是中國和美國可能不一樣,兩年左右哪些企業可以落地,這是對投資人或者企業接下來的考驗。
3.蘇州,在新的歷史時期下,如何更好的擁抱數字產業化,或者產業數字化的歷史機遇。
蘇州有幾方面的優勢。第一,蘇州當整體人才資源非常不錯。第二,蘇州的資金面,包括創投的集聚,資金是夠的。第三是產業資源,蘇州位于長三角非常重要的位置,數字經濟和大模型最終要和這些對接,這三個方面蘇州是非常有優勢的。正好數字經濟可以避開蘇州日趨緊張的土地資源,數字經濟對這塊要求沒有那么高,所以蘇州擁抱數字經濟和大模型相關業態是有很多優勢的。有一些方面我們希望看到加強的,就是真正的高端人才,比如數字經濟相關的AI芯片方面的、算法方面的首席科學家、大教授,未來如果可以把這些首席科學家引進過來,整體的經濟、產業就會變得更加興旺。
潘曉峰(金沙江聯合 主管合伙人)
1.在目前各自關注的領域,你覺得有出現一些變革性的技術嗎?
從傳統的硬科技領域、能源的下一代升級、從互聯網化到智慧化能源,我覺得是值得重點持續關注的巨大行業。
2.目前大模型發展的阻力是什么?
我們有幸作為中國第一代風險投資人,我們開玩笑,也可能是最后一代碳基生命的風險投資人。而且留給我們的時間可能不是太多,以后可能就坐在下面旁聽了,上面是硅基的人在做決策,要更豁達一點,也更敢于投。
3.蘇州,在新的歷史時期下,如何更好的擁抱數字產業化,或者產業數字化的歷史機遇。
第一是自動化裝備和機器人,蘇州作為一個非常強的先進制造的基地,這塊是要重點發力的。第二是人工智能和汽車,或者說大交通的結合。第三是對能源的智慧化,結合能源的互聯網化分布,再配合現在儲能的發展,智慧能源應該是一個洶涌的浪潮,如果可以抓住這一波浪潮,對蘇州本土的經濟是有很大促進作用的。
楊潔(錦秋基金 創始合伙人)
1.在目前各自關注的領域,你覺得有出現一些變革性的技術嗎?
從經濟價值來看,世界經濟論壇有一個統計數據,數字經濟每提升10%,對該國家人均GDP增長是提升0.5%到0.6%,這個事情從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來講都非常的巨大。
2.目前大模型發展的阻力是什么?
從整個大模型現在的狀態來看,我們覺得未來可期,并且現在整個市場方方面面的格局也開始逐漸明朗起來了,接下來就是我們這些機構的工作了,從每個劃分的系列里面挖掘出來值得投資的公司。在很多地方希望大家集中力量支持有限的企業,不然企業的無序競爭比較浪費算力和資金,尤其現在算力是非常大的一個瓶頸。
3.蘇州,在新的歷史時期下,如何更好的擁抱數字產業化,或者產業數字化的歷史機遇。
我分享一些我們看到的商業上大模型產生影響的點。比如說原來一些做數據中臺的公司,苦于工作中大量的資金和人力放在交付環節,這是大模型可以解決的問題。通俗講,未來可預期的是每一個普通人都可以配備一個工作助理,這是我們可以看得到的。另外是在機器人的領域,對企業的營銷成本降低、營銷效果增強的影響,都是非常顯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