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秋天,在德國杜塞爾多夫展覽中心,總部位于蘇州的多家生物醫藥研發機構揚帆出海,用多年耐心的積累沉淀向全球客戶展示了讓市場耳目一新的產品服務。
在8000公里外的蘇州,蜿蜒的古運河橫貫其中,穿越千年的《平江圖》歷久彌新,高成長性科技企業的群體正在日漸壯大。
如何縮短這“8000公里”的科技創新距離?如何幫助創新創業企業有效調動市場資源實現可持續經營?如何讓創新創業者插上翅膀放手去做?從實際數據發現,“精準賦能”是“蘇創投速度”的燃點之一,“天使貸”產品正是“精準賦能”的實踐與應用。
帶著助力蘇州初創期天使企業和項目快速成長,培育本土新興產業,推動產業優化升級的使命,蘇州天使母基金自成立之初就超前布局,去年9月,聯合中信銀行蘇州分行、建設銀行蘇州分行、浦發硅谷銀行蘇州分行共同發布首期“天使貸”產品,今年8月又與農業銀行蘇州分行、江蘇銀行蘇州分行、蘇州銀行、蘇州農商銀行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推出了“天使貸”二期產品,通過天使投資生態體系建設和服務創新,不斷提高金融支持的力度和精度,提高金融服務供給與需求匹配的效率。
截止目前,兩期天使貸累計給予100多戶次的被投企業授信,授信合計金額近50億元。文章開頭赴德參展的創新企業海貍生物便是天使貸授信企業之一。
天使貸還協助蘇州一家半導體企業對接小米集團產業投資部,為企業嫁接產業資源;邀請券商和合作律所為醫療等企業培訓IPO審核政策和財稅指導,幫助企業優化公司治理及財務規范;搭建私募基金生態圈,積極為蘇州一家生物公司對接十余家投資機構,在醫療行業投資寒冬期幫助企業觸達更多投資機構,提高融資成功率......
為科創企業打通融資“堵點”,蘇州天使母基金專業的投資分析和產業研判能力成為這些被投企業有力的“背書”,產品淡化了對營收、利潤、負債率等等傳統授信指標的要求,而是更聚焦創始人團隊科研能力、企業科技資質、信用評級、投資策略等,并將知識產權的評估作為企業未來發展潛力的測算依據。“投前貸后”+“貸前投后”模式及科創企業畫像模型等諸多創新運用,將為科創企業提供更精準、更多樣的融資服務。
正如授信企業創始人所說:“天使貸產品=天使投資+銀行貸款,這樣的雙重融資模式讓公司有了充足的發展資金,能夠更專心地搞研發、擴產能了。” 天使貸賦能創新企業的科技“攻尖”路,正越走越寬廣。